林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简报
(第一期)
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6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6〕2号)等文件精神及河南省教育厅对河南省网络研修及校本研修整合项目总体规划的要求,特制定“国培计划(2016)”——河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培训学时:此次培训总学时为80学时。培训时间:培训周期为3个月。
培训方式:依托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利用教师工作坊的组织形式,实现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的学习目标。具体体现为五个结合:
1. 在线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
采取远程网络培训,网络研修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线上与线下学习交叉开展,有利于学员将所学知识及时应用于实践教学,促进教育理念与行为的转化。
2. 专家讲座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强化情景体验,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
3. 主题研修和自主选学相结合
主题研修与大量选学课程结合,做到学中做,做中学,不断强化技能,提升经验。
4. 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相结合
案例解析指导实践工作,经验分享互帮互学。
5. 问题解决与成果分享相结合
不断将生成资源收集整理,组建区域资源库。
六、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采取“集中骨干培训+网络研修+课堂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按照本项目的要求,设置常规研修与专题研修两方面内容,体现网络对校本的四个支持,即:工具支持、资源支持、专家与培训者指导支持和大数据分析支持。其中网络研修主要通过课程学习和主题活动开展促学员完成任务,学会使用网络所提供的支持深化校本研修,进而促进专业成长;校本研修要通过活动开展与网络有效对接,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支持成就一线教育教学,强化学员的互联网+意识,促进学员主动利用网络支持提升专业能力;区域研修要在资源整合、成果共享的机制建立和队伍整体推进、提升上下大工夫,进而达到本土化资源建设和常态化研修机制建立的目的。
(1) 提高教师综合素养:通过培训,强化参训教师在师德修养、专业理念、法治意识、心理健康教育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认识,增强其综合素养,提升其师德水平。
(2)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通过培训,着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进而持续提升其教育教学能力,同时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激发其内在的自我发展动力和专业追求。
(3) 建立常态化的校本研修机制:通过培训,使参训教师掌握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整合的研修模式,利用教师工作坊学会混合研修背景下的学习方式,促进专业发展;帮助当地建立教师工作坊,开展基于团队学习的校本研修活动、逐步建立常态化的校本研修机制。
(4) 优质资源的成果汇总:通过培训,生成并建设一套持续提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水平、促进其专业发展的网络培训资源,及时发掘“好学校、好教师、好成果”,为建立工作坊、学校、市区县、项目省四级资源库,积累、丰富本地化资源奠定基础,同时培养一批能够带队伍的种子教师,进而推进当地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
学情概况
坊主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