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太行浪漫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日志

 
 
关于我

丁保录,男, 1992年8月参加工作,林州市教师进修学校高级讲师,主要从事历史学科教学教研及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工作。河南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河师大课程与教学论在职研究生学历。安阳市骨干教师、安阳市优质课一等奖得主,林州市优秀教师、林州市师德标兵、林州市教学技能标兵,知行中国项目河南省特聘导师,国培项目优秀辅导管理教师,数十篇教育教辅文章在报刊发表。

市直七小听课后记  

2009-04-29 20:58:45|  分类: 他山之石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我们虽小,但力求精致

市直七小听课有感

今天上午,我们在学校牛校长的带领下,来到了市直七小进行听课与调研。上午第二节听了焦海燕老师的作的六年级语文《我最好的老师》一课,第三节听了郭奋平老师作的五年级数学《通分》一课。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按照牛广田教授的分析,应以读写教学为重点,可以看出《我最好的老师》这节语文课,基本上就是以读写为重点。在你心目中的最好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回答中,导入新课后,先让学生自由读,读后总体感知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最好的老师是位怎样的老师?从而提示文本主旨并让学生齐读: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哪些地方写了怀特森老师是这样的人呢?再让学生齐读主旨语。第三个环节是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如果你是怀特森老师的学生,面对这种出人意料的举动,你会怎么想?并让学生充分地说,接下来还是读课文,边读边想问题怀特森这样的老师对学生会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回答后,再一次写一写说一说,如何去接近真理,为什么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进而教师展示了有关伽利略、哥白尼、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笛卡尔、马克思[怀疑一切]等的批判质疑精神,最后又为学生出示了小练笔,三个题目自由选择一个写一写我看怀特森先生、假如我是其学生、由我最好的老师想到的。这节课是在听过牛广田教授的简约而朴实的示范课及专业引领后的有效尝试,因为这是一节略读课文,所以总体来看,还算精致。

至于《通分》这节数学课,可以看出郭老师也是费了一番心思进行了课前设计,其理念也是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从生活情景导入,到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尤其是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数学解答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但郭老师这节课最值得反思的就是课堂时间的分配,复习旧知占的时间太长,以致于在发现学习的过程中,刚进入通分知识的学习,强调了通分的两个要点:异分母化成同分母;分数大小不变。下课铃就响了,所以关于通分的方法,即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这些知识只能作简单交待,更别说进行课堂练习,所以这节课作为新授课离教学目标的完成还较远,但我觉得这节课还是有效的一节数学课,从预设与生成来看,预设不周密是导致课堂前松后紧的主要原因。

课后进行研讨时,七小业务副校长徐伟说,七小非常欢迎专家老师们来指导,今天真如是神仙下凡,七小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很注重老师的业务提高,教师每学期至少要读一本教育名著,至少要做一次电教公开课。每两周制一个课件,每两周交一份教学随笔。由此我想现在很多学校都注重老师的专业发展,但很多情况是教师疲于应付,并没有真正主动发展,这正是低效学习的表现。所以唤醒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成为制约教师有效发展的关键所在。


"+userLink+""; $('miniAd').show(); } }, onFailure: function(){} }}); } showMiniAd();
  评论这张
 
阅读(283)|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